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社会 >

应“葫芦”之邀,共品文化艺术盛宴——第十五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侧记

来源:聊城日报  2023-10-16 16:49:16
A+A-
分享

  金秋十月,水城大地风光旖旎、硕果累累,“两河明珠”敞开怀抱、喜迎宾朋。

  10月14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中华葫芦文化园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以及5000余户葫芦商家齐聚水城,共同感受葫芦文化艺术魅力,见证聊城葫芦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19时30分,中华葫芦文化园内,灯光璀璨,人潮如涌,参展葫芦琳琅满目、巧夺天工。伴随着舞蹈《盛世欢歌》,以“诚邀天下客 共话葫芦缘”为主题的葫芦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序幕。

  见证运河千载 再绽时代芳华

  从运河边破土而出的嫩绿细芽,到藤蔓绵延的一架春色,再到福禄满城的产业兴旺……沙画表演《水城福禄》, 不仅为观众生动描绘了葫芦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更形象展示了聊城葫芦产业千年来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

  千载运河荡古韵绵长,两河明珠展时代芳华。葫芦的种植始于汉代,雕刻葫芦流行于宋代,京杭大运河贯通漕运兴盛时期,雕刻葫芦一度成为运河两岸的重要商品。从运河时代到“两河时代”,一代代农民、商户、文艺工作者在葫芦上雕刻着历史与未来,让“小葫芦”长出“大乾坤”。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葫芦已成为千年古城焕发时代生机的特色富民产业,是这方水土上“摸得着的乡愁,守得住的记忆”。

  凝聚八方力量 促进产业发展

  采摘、去皮、晾晒……每年9月中下旬,东昌府区便迎来了葫芦的丰收时节。目前,该区有种植户5000余户,种植面积3万余亩,种植品种100多个。

  产业发展,有量更要有质。

  当下,线上平台已成为产业“乘风而上”的新引擎,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翘楚,海尔卡奥斯与东昌府共同打造了全国首家葫芦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国葫芦产业互联网平台。

  葫芦与文化“两创”结合,同样能激发强劲的动能。我市依托校地融合,与聊城大学合作成立了聊城市葫芦文化研究院,为聊城市葫芦文化研究赋能。同时成立聊城市葫芦文化协会,为国内广大葫芦爱好者和从业者搭建种植加工、创作研究、商贸沟通的桥梁。开幕式上,聊城市葫芦文化研究院、聊城市葫芦文化协会揭牌。

  圆梦“两河明珠” 共盼美好未来

  为给新一代手工匠人们提供展示自我、成就梦想的舞台,本届艺术节还举办了中华葫芦工艺大赛和葫芦文创产品大赛。《飞天》等5件作品获得中华葫芦工艺大赛金奖;《四不和尚》《葫芦范制香薰潮起钱塘》荣获葫芦文创产品大赛金奖。

  聊城葫芦文化产业枝繁叶茂,引来不少“金凤凰”。开幕式现场,我市为中国葫芦工艺制作大师黄全华、工艺美术大师马江红颁发了特聘研究员聘书。黄全华是天津范制葫芦名家,他的作品形态生动、惟妙惟肖,皮色光釉、质感细腻。他与东昌府区联合打造了高端范制葫芦种植基地项目,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作为国内葫芦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马江红的微雕立体葫芦壁画多次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聊城作为国内最大的葫芦交易集散地,葫芦产业年收入达17亿元,种植加工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葫芦产业合作签约仪式。聊城葫芦,未来可期。

  文/记者 林晨 图/记者 朱玉东 许金松

编辑:顾杨洋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