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聊城市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述评(下)

来源:聊城日报  2022-12-26 09:13:52
A+A-
分享

  本报记者 岳耀军

  “网红桥”、城市书房、幸福食堂、消费券、免费公交……回眸2022年,聊城市民的脑海里一定有太多的热词。

  一年来,我市坚持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衡量城市的发展质量,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了百姓的“幸福账单”,绘就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底色。

  稳就业 打出政策组合拳

  “我肢体残疾,无法外出打工,今年社区给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每年能增加一笔收入,心里踏实多了。”12月23日,度假区湖西街道齐南社区居民李华军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市聚焦稳岗、减负、扩就业,坚持高位推进稳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稳岗留工、城乡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文件,人社、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制定系列配套细则,向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发送政策短信47万余条,加快推动政策落地生效。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征集见习岗位6900余个、“三支一扶”计划128个,举办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组织人员上岗3万人。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专项行动,创新“免申即享、静默发放”服务模式,为7859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198万元。落实一次性留工补助政策,采取“免申即享”和“自主申请”相结合的方式,为5198家企业发放补助6726万元。

  兜牢就业底线,就守住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底线。2022年,全市共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45372个;1至11月份,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帮助390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兜牢底线 呵护“一老一小”

  养老,关系民生。近年来,我市建立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满足老年人需求。今年改造提升敬老院8处,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1090张。

  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今年10月10日,我市52家幸福食堂集中开业,为社区老人解决了“一餐热饭”的问题。

  “幸福食堂的饭菜花样多,味道好,价格还不贵,太方便了。”在开发区滨河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5岁的张桂云老人赞不绝口。

  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让“夕阳”更美,让“朝阳”更红。

  我市连续四年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全市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130元。

  我市建成12家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6个乡镇(街道)设置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有关部门、学校、社区(村居)等设立了若干工作室;全市配备136名儿童督导员、6044名儿童主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孤困儿童动态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关爱服务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

  一项项爱老护幼举措的落地落实,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城市里子更实 面子更靓

  夜幕降临,多彩变幻的兴华路徒骇河大桥如同水上绽放的一朵莲花,吸引着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今年4月28日,兴华路徒骇河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打通了市中心城区与开发区的大通道,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群众期盼的、急需解决的,就是民生工作的发力点。

  2022年,我市高品位推进城市更新,打通“断头路”、拓宽“卡脖子”路桥,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柳园南路等11条路段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建设西路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筑立面等更新改造初见成效。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市城区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改造提升绿地园林,配置健身器材等实用化便民设施,实施“口袋公园”“微景观”建设项目。“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倾力打造“书香聊城”品牌,扶持建设城市书房、书吧等新型文化空间,广泛开展阅读志愿活动。空闲时间,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香茗正逐渐成为聊城市民的新风尚。

  这一年,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正如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这座城市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温暖着我们的岁月和时光。我们要用心用情把她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让“里子”更实、“面子”更靓,携手共建美好聊城、共筑幸福生活!

  守护蓝天碧水 为幸福加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今年以来,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的工作思路,打响了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

  铁腕治污,换来好生态。大气方面:截至今年11月30日,我市优良天数为230天,同比增加11天;重污染天数为4天,同比减少3天。水环境质量方面:1—10月份,国控考核断面全部达标,优良水体比例为70%,优于考核目标30个百分点。土壤方面: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冬季公交免费,老百姓得实惠,空气也越来越好,生活在聊城挺好的!”在徒骇河边打太极拳的市民孙瑞祥说。

  从“群众之盼”到“民生之变”,我市厚重的民生答卷,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上,书写在市民的生活中。

  追求,抵达,再出发,我们向上攀登的步伐永不停歇!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任玉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