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精彩聊城丨“第一工程”在黄土地上熠熠生辉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9-05 09:23:40
A+A-
分享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张士新

8月31日,在莘县十八里铺镇苏堂村,村民刘五敬接待一个个来购买黄瓜苗的种植户,不时拿起计算器算账,笑容一直挂在嘴角。眼下正是大棚黄瓜的种植期,刘五敬每天都要在育苗棚里忙碌。

今年48岁的刘五敬,从事蔬菜大棚种植已有10多年。最初只种两座大棚,一年纯收入七八万元。而今除了自己的大棚,刘五敬还承包了一座占地7000平方米的育苗棚。“现在我的棚里没有全部育苗,如果全部育上苗,预计能育300万株,每株利润将近0.2元。”刘五敬说,“要不是当年村党支部带领我们种大棚,村里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好。”

对于作为农业大市的聊城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收入增速最高、农村改革步伐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一栋栋新居建起来,农民告别了泥砖老房;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农民在黄土地里刨金;一个个高质量农业项目茁壮成长,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直通幸福的远方……而十年巨变的背后,是组织振兴的坚强保障。

“多亏有个好支部,多亏有位好支书”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我市以乡镇、村为重点,建强组织,选好班子,夯实基础,充分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正如刘五敬所说:“多亏有个好支部,多亏有位好支书。”

苏堂村曾是一个贫困村,与周边很多村庄一样,村民仅靠几亩地生活,村集体没收入,村容村貌也不堪回忆。由于村班子薄弱,各项工作一直被动落后。2002年,县镇驻村工作组进驻该村开展帮扶整顿工作,通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选出了以刘增民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支部班子。

2009年,刘增民带着村党支部一班人到寿光考察,回来后便开始发展蔬菜大棚。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设了高标准冬暖式大棚96座。“当年建成了一处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过万元,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得以显著提高。”刘增民说。

2012年,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借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了农村新居建设,共建设两层楼房31栋186户、老年公寓60户、多层1栋40户,全村200余户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农村新居。2018年,苏堂村党支部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美丽苏堂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传统风貌乡愁记忆区、民宿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老年公寓和集民宿体验、培训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如今的苏堂村,水、电、路、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房屋现代大气、道路宽阔平坦、环境美如画,村民年人均收入超3万元,村集体每年收入也在50万元上下。2021年,苏堂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

8月31日,与苏堂村相距100公里的东阿县大桥镇赵庄村,在整齐划一的韭菜大棚里,一畦畦韭菜翠绿欲滴、长势喜人。收割、择叶、捆扎、装箱……村党支部书记赵学刚正带领十几位村民忙碌着。

赵庄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韭菜,但多年来,韭菜发展模式仍以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没有稳定的市场,种植户收入也难以得到保障。

针对产业发展症结,赵庄村在2018年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榔榆老井农业合作社,利用本村土地“增减挂”腾出的土地与超市合作,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开展订单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有效保证了韭菜品质。经过几年的发展,韭菜产业成为赵庄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韭菜种植面积200余亩,有大棚40余座,年产量上百吨,种植户棚均收入2万元以上。

赵庄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村民的土地,再通过合作社引来优质项目,全力打造了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区。目前,赵庄村已形成占地300余亩的畜禽养殖区、480亩的蔬菜种植区和500亩的粮种生产区,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区已初具规模。

为群众办实事,心才贴得更近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既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更要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8月18日晚7时,临清市魏湾镇贾庄网格的“红色大讲堂”内,第49次“党员夜会”如期举行。“今天邀请了联系咱村的‘两代表一委员’一起参加夜会,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困难问题都可以说说。”贾庄网格党支部书记贾生军说。随后,与会人员纷纷发言,“咱们村有大戏台但利用率不高,现在天凉快了,希望多联系演出队来表演。”“村里的垃圾桶有几个坏了。”此次夜会调研共征集了文体活动、人居环境、道路交通、便民服务等4个方面11条意见建议。

“党员夜会”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避开白天农耕和务工时间,每周选1天在晚上7时召开。“党员夜会”制度是临清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一书中,临清市《“党员夜会”为农村党员补“钙”加“油”》作为聊城唯一一个案例入选。“党员夜会”成为我市打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坚强堡垒的缩影。

乡村振兴,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我市实施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以县(市、区)为单位,分级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推动互学互促、共同提高。启动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2166个村级党组织划分为“示范”“创优”“强基”3种类型,分类精准发力,推动晋位提升。建立常态化摸排机制,对在巡视巡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扫黑除恶、宗教调研、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新发现的问题村,及时纳入“强基”村整顿范围。规范村级工作运行。市财政列支2.5亿元,带动各县(市、区)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支持建设2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25个行政新村活动场所市级示范点,推动全市乡村组织活动场所规范提升。

十年的巨变与跨越,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音,彰显着新时代的力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聊城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激情和能量,奋力谱写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篇章,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好。

编辑:顾杨洋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