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丨烽烟不绝读书声 薪火相传育栋梁——探访度假区于集镇孙堂小学革命遗址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8-18 10:03:26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政哲

  距离聊城市区约20公里的度假区于集镇孙堂村,曾有一所红色校园,这就是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孙堂小学”。据《聊城教育志(1840—1989)》等书籍记载,从1939年到1945年间,鲁西地区创办过45处抗日高级小学,简称“抗高”,孙堂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8月9日,记者走进孙堂小学革命遗址,追寻那段红色记忆。

  危难关头 创办学校撒火种

  一场秋雨后,空气清新,天气凉爽。从孙堂村东进入,走过一条红砖胡同,记者来到一处大院前。院门口,81岁的村民孙永军已在此等候。  

  推门而入,不远处的孙堂小学建校功德碑映入眼帘。这里已不复从前,老房屋绝大部分已倒塌,老教室仅存2间。仅剩的房屋与石碑能够得到保护,与孙永军当年给政府写的一封信有莫大的关系。

  “这所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上百名干部,了不得,应当被保护起来。”孙永军说,学校的前身是孙堂完小,创办于1920年。小时候,孙永军的父亲经常给他讲述孙堂小学的故事。

  “因村庄离城区约15公里,孩子们上学不便,村里人就想建一所高级小学,但经费一直没有着落。”孙永军介绍,1919年秋,该地区的一伙土匪被剿灭,由时任聊城教育会会长的哈东亮、进步人士孙潘林等人提议,征得官方同意后,将没收土匪的土地和财物用于建校,经多方筹集资金,孙堂完小于1920年5月建成。1934年,校址迁至孙堂村东头路南,时称聊城县第一高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暂时停办。1938年11月15日,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及部下700余人壮烈殉国,聊城沦入日军之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坚持游击战争,并于1940年4月成立了聊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为纪念范筑先,1940年10月,聊城县更名为筑先县,后任命张侠为县长。

  1941年,张侠和教育科长唐立全在孙堂村创办了抗日高小,为抗日救国培养干部,时称筑先县抗日游击第一高小。

  “党十分重视抗日爱国教育,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史地、自然常识、政治时事等,内容都是为抗战服务的。”孙永军介绍,虽然设置了课程,但课本并不齐备。政治时事课选学《冀鲁豫日报》社论或时事报道,语文课学习《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的节选,有时抄选一些古文,如《晏子使楚》《岳阳楼记》等。算术课教师选教四则运算、应用题和珠算。史地课除学习一些地理知识外,还学习现代革命运动史。自然常识课也是老师自编教材。

  作为孙堂小学的创办人,哈东亮等人踊跃响应,重新投入孙堂抗日高小的建设工作,担起教育重担,不惧艰险,进行游击教学。以抗日爱国的民族气节教育学生、鼓舞学生,使师生树立起抗日必胜的信心。

  环境恶劣 难挡求学救国心

  “现在,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向学生们传授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孙永军指着不远处的孙堂小学新校区,话题一转,“当年,学生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我的长辈们都是坐在砖块上,把双腿当作课桌,报纸就是教材。日伪军扫荡时,师生们还要跟着部队转移,与敌人周旋。”

  1944年冬,日寇扫荡频繁,奉上级指示,全校师生背起背包打游击,流动中依然不放弃教学,在树林里上课,在破庙或群众旧屋里住宿。

  年逾花甲的哈东亮行动不便,夜间行军时手持树枝由学生搀扶步行。困难再多,也吓不倒这群怀揣着救国救民志向的革命师生。在游击途中,虽然学习环境很艰苦,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依然高涨。

  “父亲跟我提过当时学习的内容,我现在还记着。”孙永军说,例如,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是“人”字、第二课是“我是人”、第三课是“我是中国人”,还有“青抗先”“八路军”“妇救会”“民族英雄范筑先”等内容;二年级算术题也有涉及抗日题材的题目,用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大部分是农民子弟,少数为抗日家属子弟。”孙永军说,只要学习好、有觉悟、有一定工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几个月后即可参军、参加革命工作。

  1945年,经历战火淬炼的孙堂抗日高小逐步发展,高初小各三个班,在校学生140多人。抗战胜利后,学校在孙堂村安定下来。为使文化教育更好地配合并服务于新的需要,1946年至1947年,学校先后设立2处分校,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生产自救,将荒地开垦成良田,种地养猪,改善师生的生活。

  孙永军介绍,除了在学校教书育人,教师还帮助所在村办冬学、扫盲,配合减租减息运动、动员农民参军,而小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课余时间还参加儿童团。丰富的课余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为后来从事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群众对“抗高”的教师有“一个教员,半个抗联”之评价。

  饱经沧桑 薪火相传育栋梁

  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孙堂抗日高小,地址几经变迁,颠沛流离中始终延续着革命火种,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共培养出300多名干部,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10月21日,孙堂小学旧址被列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孙堂小学旧址东面,孙堂小学新校区拔地而起,有300多名学生在校就读。而孙堂小学旧址,则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在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孙堂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了60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的蔬菜大棚,改善了村容村貌,培育壮大了乡村文化队伍,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斗,才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用好孙堂小学革命遗址,开展好‘红色教育’,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孙堂村党支部书记孙学斌说。

  记者采访结束时,从村口回望孙堂小学革命遗址,风吹过的一刹那,隐约听到从时间深处传来的琅琅书声……

  烽烟不绝读书声,曾经的“红色摇篮”饱经沧桑,传承着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红色基因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材。

编辑:孔祥雷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