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丨一口老水井 田野诉衷情——探访冠县桑阿镇前李赵庄村血水井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8-12 11:34:54
A+A-
分享

  文/图 记者 朱海波

  8月10日,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冠县桑阿镇前李赵庄村西南,一口枯井掩藏在一片白杨树林里,井壁长满深褐色的苔藓,井深约5米,井底已经干涸。井口旁竖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刻着“血水井”三个字。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79年前那悲惨的一幕。1943年,20多名手无寸铁的村民被日军残忍杀死在这口井中,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暴行,是欠中国人民的一笔血债。

  今年90岁的老人李会芳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当年他还很小,但这一幕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搜集血水井惨案的资料,对这段历史进行调查、还原,也接受过多部门、多人次的采访,他说,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能忘了长眠于此的同胞。

  李会芳老人的小院里一片静谧。他打开话匣子,讲述起79年前的那段往事。

  五名村民被日军射杀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当时,冠县南部以白塔集、赵庄为中心的20多个村庄,是冠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是鲁西北党政军机关和抗日武装部队的常驻地。

  1943年6月10日,日寇调集了邱县、冠县、馆陶、临清、聊城等11个县约14500名日伪军,兵分15路,以白塔集、赵庄作为主要合击点进行大围剿,这也是日军在冠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铁壁合围”。

  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八,由于驻扎在冠县的日军进行围剿,大清早,附近村民就开始往南跑,一直跑到莘县大王寨,藏到沙窝、芦苇、树林、荒草里,后来驻扎在莘县的伪军从南往北来,村民又跑了回去,9点左右回到村里。

  李会芳家有一个大院子,占地7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院里有很多树,村民就跑到他家寻找藏身之处。老院里有三间西屋,从附近村里跑来避难的村民藏在这里,日军进来后,把男的赶到屋外,再把其中衣服发白、手有茧子的赶回屋里,之后开枪射击,当场打死5个人,3人死在屋里,2人死在窗户下面。

  李会芳的父亲趁敌人不注意,弯着腰从枪下跑了出去,敌人追出去,举刀就刺,一刀捅在他的左乳下方,鲜血立刻涌出,染红了衣服。李会芳的母亲跑过去,说自己的丈夫是群众,不是当兵的,敌人才没有继续捅,可以说是死里逃生。一墙之隔的东邻居家没有屋子,李会芳的伯父李佃军被敌人打死在院子里。

  无辜村民被屠杀于井中

  1943年6月10日12时左右,凶残的日军把村民赶到前李赵庄村西头的一个大坑里,逐个盘查审问,发现可疑者就拉出来推到坑边的水井里,一连推下去20多人,接着点燃井旁的麦茬,扔进井里,随后用机枪向井内扫射、丢手榴弹,最后又推进去一扇磨,顿时水涨丈余,变成一汪血水。当天直到下午3时,日伪军才离开前李赵庄村,临走时还在村内外枪杀了12人,抓走了几十人为他们运送财物,有些人一直未归。

  日军撤离后,外出避难的村民相继回来,村民李会泉、李会昌、李金忠和井主人李廷志等开始从井里打捞被害群众的尸体,由于井很深,他们只打捞上来两具。

  1943年6月12日一早,村民们又来打捞死难群众。他们摇动井口的辘轳,将深红色的血水一桶桶倒进井边的田地里,井内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浮现出来。

  清理完井内的尸体,李廷志又在井内打捞出敌人投入井内的手榴弹,足足装了一粪筐,弹壳有半粪筐。

  捞人的时候,李会芳就在现场。他说:“用辘轳绞上来的井水全是鲜红色的,弄了两三天才变干净。”

  如今山河锦绣,勿忘昨日之殇

  后来,为悼念死者,当地政府和群众将此井命名为“血水井”。1992年4月,冠县人民政府将血水井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血水井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附近中小学的学生都会聚集在血水井旁,缅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前李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魁说,血水井是日军侵华的罪证,是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不过,近年来,人们极少来这里。主要原因之一是,村里的道路急需维修,其中一段长1500米的老路一下雨就会积水,非常泥泞,车辆无法正常出行。所以,血水井的现状,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和传承。

  “血水井是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铁证,是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李会芳说,现在血水井中已淤积很多泥土,甚至曾经险些被填埋,如果在这里建一座纪念馆或纪念亭就好了。如果不加以保护,几十年后,人们就只能看到刻有“血水井”字样石碑这样的历史遗迹了。

  “保护血水井,就是记住这段历史。不断丰富史料,就是厚重这段历史。”李会芳表示,很多历史细节后人并不清楚,所以,只要自己有精力,就会继续调查、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组织有知识、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使这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解透。

编辑:高长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