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一场国家级盛会 赢来一片新天地——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在聊城成功举办的启示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7-22 10:35:13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赵琦

  “大运河流域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7月20日,在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说。  

  大视野,论运河古今;重担当,谋当下发展。7月19日—21日,美丽的聊城以大运河为媒,为城市赢来一片新的发展天地。活动的举办为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提供了动力,为“两河之约”文旅品牌的打造以及“两河”交汇明珠城市的建设探索了新路径,更为谱写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聊城“新篇章”找到了新办法、提供了新启示。“两河”交汇明珠城市聊城,正以另一种语言与世界对话。

  成功启示之一

  深入贯彻重大国家战略,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考察。“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

  3个多月后,《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提出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优化文化旅游布局。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聊城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聊城把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一城两带”发展布局,对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文化公园进行顶层设计;推动文化“两创”,讲好聊城黄河故事,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东阿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景阳冈景区改造提升、蚩尤陵农耕文化园等一批沿黄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山东省“加强文化宣传创新,推动文化‘双创’”部署要求,以打造“两河之约”特色品牌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影响力;在“山东手造”品牌引领下,聊城立足自身丰厚的优势,推出“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品牌,并完成了商标注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包装和提升,打造一批具有聊城特色、高品质的“聊城有礼”产品。

  立足新起点,聊城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整合提升、创新利用文旅资源,着力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

  成功启示之二

  得天独厚的机缘,国家级盛会花落水城

  聊城,生于黄河,兴于运河。站在全国“C位”,展示大运河的魅力,聊城有底气!两河大交汇、文化大交融、文明大碰撞、水城大格局、城市大品牌等一系列因素,让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花落水城成为必然。  

  两河大交汇,擘画城市广度。聊城,是现今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两河交汇,实现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与黄河文化旅游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叠加。

  文化大交融,拓宽城市维度。这里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拜望”的光岳楼、美轮美奂的山陕会馆、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这里“鸿儒卿相连翩鹊起,文人骚客脱颖而出”,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在聊城展开。

  文明大碰撞,沉淀城市厚度。聊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留下遗迹。聊城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79处、市县级335处、未定级文物611处。大运河(聊城段)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河段,涵盖45个点、段。  

  水城大格局,彰显城市风度。聊城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条,城市建成区内湖、河水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运河四期开发工程实施后,东昌湖与古运河实现连通,形成以古城为中心、以东昌湖为依托、大运河贯穿其中的水系格局。

  城市大品牌,标定城市进度。聊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的各类媒体宣传推广,“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大运河、黄河相关的文旅品牌中,“南有苏杭,北有临张”“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黄河下游河道最窄处的艾山卡口”等美誉正被更多人熟知。

  成功启示之三

  “后疫情”时代文旅复苏的消费拉动

  对文旅市场的精准把握,能够让后疫情时代的聊城文化和旅游消费重拾信心,活力重现。

  今年我市通过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等四大举措,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其中包括重点支持东昌府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特色民宿集聚区和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构建乡村旅游新模式;依托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推介,形成引流效应,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持续活跃本地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以聊城水上古城为核心,推出夜间灯光秀、夜游古城、夜赏文创、夜享演艺等多样化文旅产品,打造东昌湖景区、摩天轮欢乐城旅游区、江北水城欢乐小镇、九州洼月季公园等夜间文旅消费场所。组织开展夜游东昌湖、月季公园音乐喷泉3D灯光秀、古城夜间灯光秀等系列活动,为年轻人提供丰富的夜间娱乐产品,激发全市暑期旅游消费需求。

  通过时下流行的自驾游、骑行、徒步旅行,推出多条精品线路,沿黄河、金堤河举办“黄金廊道”聊城青年骑行大赛,倡导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功启示之四

  举全市之力,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今年,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山东省有关部门深化研究论证,起草了《“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等“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文化宣传创新方面,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打造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宣传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

  举办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是对外传播聊城运河文化的一项重要文化旅游盛事,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市文旅融合的大好机遇,更是对凝心聚力推进文旅兴市、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积极践诺。  

  今年以来,聊城突出城市特色新定位,深度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全力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着眼于全域旅游,突出“多规合一”,加快构建“一城两带”文旅产业战略布局。挖掘名胜、名著、名人资源,讲好聊城故事,优化特色线路,实现串珠成链。打响革命老区品牌,加强革命老区村保护与建设,打造红色文旅走廊,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构筑多极发展新空间。加强“中华水上古城”保护传承,以绣花功夫实施名城保护项目,稳妥推进业态调整和活化利用,让古城留住聊城千年人文历史的记忆。推动东阿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优化升级,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建设,实施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临清中洲古城、阳谷景阳冈等改造提升,彰显张秋、七级等古镇风貌,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优化度假区空间布局,支持引进重大文旅项目,提升南部新区核心竞争力。  

  增强文旅产品新供给,让游客“想进来”,创意设计城市IP;让游客“想留下”,以文化塑魂,创作一批演艺精品,创新打造“两河之约”旅游品牌;让游客“想带走”,策划推出灵芝、桑黄、阿胶“聊城新三宝”,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打响“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品牌。

  成功启示之五

  运河沿岸八省市奏响“大合唱”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曲折3200公里,承载了2500多年历史,贯通五大水系,连起八个省市,促进了经济繁荣,拓展了文化交流,记录着无数繁华的盛景和动人的故事。”在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说。  

  岁月悠悠,运河两岸城市也随着大运河滔滔不绝的河水奔腾向前。如今,这条运河与文旅融合,崭新的盎然生机继续讲述人与河的故事。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指引下,以聊城古城、台儿庄古城为轴线,微山岛、南阳古镇、微山湖湿地、济宁运河古城、东平古州城、临清中洲古城等名胜古迹已然成为齐鲁大地运河沿岸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

  大运河纵贯三千里,跨越两千年,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两岸千里沃土,也孕育了聊城的万千气象,给予了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开放包容是大运河的精神内核,传递的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方交流合作,让大家走进聊城,让运河走向世界,为促进心灵相通、文明交流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启动仪式上,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作为山东西通内陆、北接南联的“桥头堡”,聊城将紧抓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两河”交汇明珠城市聊城,正敞开胸怀,静待八方宾客。

  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孔祥雷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