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喜迎二十大·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丨捣药罐里的鱼水情深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7-12 16:41:08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炎夏时节,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在傍晚时分,聚在马本斋烈士陵园门口的树荫下乘凉闲聊,回忆从前。其中,在抗日战场上屡建奇功的马本斋和他带领的回民支队,尤其被老人们津津乐道。

  1944年2月7日,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时年42岁。遵照马本斋遗嘱,其遗体被安葬在莘县张鲁集(今张鲁回族镇)。当地政府和群众为纪念他立碑、筑亭、植树,修建了马本斋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内的烈士纪念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老物件、一张张铭记历史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马本斋和他领导的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的壮举。

马本斋烈士纪念馆里的捣药罐、捣药杵

  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

  “抗战先锋”“亮剑鲁西北”“军民一家亲”“将星陨落”“母子两代英雄”“英魂永存”……纪念馆内,九个内容板块图文并茂,实物展陈,记述着这位抗日英雄的传奇人生。

  纪念馆陈列的捣药罐和捣药杵,因为年代久远,满身沧桑。它们见证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也见证了马本斋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深情。

  在一次战斗中,马本斋腿部受了伤,由于缺医少药,加上战事频繁,得不到及时救治,慢慢发展成“化脓性骨髓炎”,伤势越来越重,大夫要求他截肢,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回民支队司令部设在董杜庄镇段王庄村村民段凤瑞家中。村里有个著名的老中医,名为段树泽,医德高尚,医术超群。见马本斋伤势严重,段树泽将其从司令部接到自己家中,专门腾出一间南屋,作为“特殊病房”。

  段树泽施尽平生所学,竭力运用中医药治疗,加上祖传的各种秘方辅助治疗手段,终于治好了马本斋的伤腿。

  段树泽既是当地知名中医,又是爱国人士和“开明富户”。他治好马本斋的腿伤后,不仅分文不要,还把价值十几块大洋的药品和物品、守村护院的七八杆枪和几百发子弹,以及开药铺辛苦半生的积蓄,全部捐献给了回民支队。1943年5月,由于战事吃紧,马本斋不得不暂时离开段王庄。临别时,马本斋紧紧握住段树泽的手说:“段老先生,您和段凤瑞是我这半生遇到的很敬仰的人,特别是在段王庄治病的这段日子,你俩为我操了不少心,吃了不少苦,是我终生难忘的。等抗战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我一定会再来段王庄,好好报答你们!”

  没想到,这次分别竟成永别。

  让人欣慰的是,段树泽的后人,至今还在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如此,2020年底,段树泽的玄孙段乾中将祖辈当年为马本斋司令员治疗腿伤的捣药罐,捐赠给马本斋烈士陵园纪念馆。

  屡建战功的铁军劲旅

  1901年,马本斋出生在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村)。1921年,他参加了张作霖的奉军。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满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弃官返乡。

  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遭日寇铁蹄践踏,山河破碎。日寇的暴行激起了马本斋满腔怒火,他于1937年在家乡组织了由70名群众参加的回民抗日义勇队。他们拿着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杀。

  “回民抗日义勇队成立之初,武器比较简陋,只有大刀长矛火铳,经过无数次和日伪军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纪念馆解说员郑杰华声情并茂的介绍下,展馆中那些锈迹斑斑的“土式武器”,瞬间带人回到那段烽火岁月,而它们也无声地向来者讲述着抗日英雄们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回民支队成为正规部队后,多次参加重大战役。马本斋把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同时,部队的装备也越来越好,每个连都配备有轻机枪和掷弹筒。司令部直属一个重机枪排,有两挺重机枪,一个迫击炮排,两门小迫击炮。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厉害的重武器了。

  1942年,日伪军在冀中平原进行“五一大扫荡”,为避锋芒,保存实力,回民支队奉命实施战略转移,由津浦路东迂回到冀鲁豫边区,后进驻鲁西北莘县张鲁集。

  可以说,在莘县期间,正是马本斋军事才能完全成熟的时期,从1942年9月到1944年2月,马本斋指挥了滑营突围、焦花园制敌、大宋庄伏击战、以饭诱敌、八公桥战斗等多次战斗,每次都战无不胜。

马本斋烈士

  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马本斋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见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然而,就在这多年夙愿即将实现的时候,病魔却悄悄向他袭来。

  1943年,马本斋颈椎部生了毒疮。由于缺医少药,他的病情迅速恶化,带着遗憾,带着向往,1944年2月7日,马本斋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河南濮阳小屯村),终年42岁。

  遵照马本斋生前遗嘱,病逝当天,军区便派人将其遗体送到了张鲁集安葬。当地人民怀着对马本斋的崇敬心情,献出十余亩良田,为马本斋修建了陵园。

  马本斋烈士陵园东北方向2公里处,有个最美石榴籽广场。马本斋烈士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英姿飒爽、栩栩如生。

  “马本斋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70多年了,但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张鲁回族镇党委副书记王英飞说。

  如今,马本斋烈士陵园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打卡地”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每年都会有大批干部群众前来瞻仰,接受精神洗礼。

  在张鲁,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力量”,活跃在全镇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领域,“我们将继续充分挖掘马本斋精神内涵,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并将持续紧紧抓好基层党建这一‘红色引擎’,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落实好。”王英飞表示。

  在马本斋曾经战斗过的这方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小镇居民,踏着英雄的足迹,凭借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富裕的好日子。

编辑:郭艳娜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