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记者蹲点行动丨黄河之水空中来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5-06 09:14:23
A+A-
分享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马红坤

  金田家庭农场的伸缩式水肥一体化设备。■ 王军豪

  4月18日,茌平区杜郎口镇官氏河畔,金田家庭农场的工作人员按下按钮,一排排地埋伸缩式水肥一体化喷杆从地下伸出。随着喷杆慢慢转动,细细的水雾弥漫在麦田上方,随后缓缓落下。149亩麦苗在黄河水的滋养下迎风舞蹈,仿佛在致意不久之后的丰收。

  这些喷灌设备,是金田家庭农场水肥一体化设施的一部分。“李白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我们这里,是黄河之水空中来。”金田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一梁打趣道。

  紧靠官氏河的,是金田家庭农场的“中枢神经”——水肥一体化设施的操作间,黄河水便是从这里“中转”到麦田里的。进入操作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能云水肥灌溉控制系统的操作平台,旁边是配肥机。“农场的管式墒情自动监测点能准确监测农作物根系在土层中的深度和水分消耗情况,智能云水肥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pH值或EC值自动配比肥料,也就是说,麦苗喝的黄河水加入了‘营养剂’。”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服务股股长刘云说。

  去年6月,金田家庭农场的这套设备安装完成,每亩投资3000元左右。对于粮食种植来说,每亩投资3000元不算小数,为何金田家庭农场要安装这套设备?

  “目前,农业用水已占到全球淡水资源消耗的92%,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5%。发展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不能仅看一时的经济成本。”刘云说。

  这套设备,给农场带来的最大效益是省水省肥。“大水漫灌每亩用水50立方米左右,而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每亩只需用水30立方米左右。”王一梁介绍,设备通过顶部的施肥系统,可以直接把肥料送到田间。以小麦返青肥为例,撒肥每亩需要20—25公斤,而喷施只需要13—15公斤。

  令人诧异的是,这套设备只有一人操作。“其实这一个人也只是照看智能云水肥灌溉控制系统的运转,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参数设置。”刘云说,以往,每亩农田的灌溉、施肥得两三个人完成,而在这里,149亩的农田只需一人即可。每亩地有4个喷杆,每个喷杆每小时出水量为1.8—2立方米,4个小时就能灌溉20厘米深的土壤。

  这套设施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一般来说,每100亩农田中,干、支、斗、农渠约占10%。这套设备利用地下管道输水,可以说无形之中增加了10%的土地。并且,喷杆埋在地下40厘米深的地方,灌溉完毕后自动缩回,完全不影响土地的深耕深翻。

  “喷灌不产生地面径流,不会因为水的流动而传播病虫害。”刘云介绍,喷灌可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养分分解,也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夏天可降温,冬天可防霜冻,还可以淋洗茎叶上的尘土,促进光合作用。数据显示,使用喷灌技术的农作物可增产10%。

  除了省水省肥、增产增收,水肥一体化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管理标准化水平,增强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刘云说,喷灌施肥克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减少了土壤养分流失。

  2021年,茌平区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共建设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区25个,总面积3488亩,金田家庭农场正是其中之一。这3488亩良田,是茌平区智慧农业发展的见证,更是丰产丰收的希望。

编辑:高长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