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追赶阳光的人——记聊城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团队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4-07 09:42:42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我们在南繁基地给花生授完粉,接着就飞回来了。现在正忙着准备新一批种质资源,4月份该播种了。”3月29日,刚刚从海南返回的聊城市农科院育种团队又开始在茌平基地忙碌,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正高级农艺师、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聊城试验站站长李秋芝一边选种一边向记者介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半个多世纪以来,市农科院着力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培育和利用,在海南设立育种基地,不断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了基础。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市农科院总有一群追赶阳光的“候鸟”,他们从聊城的田间地头收获完作物种质材料,拭去额头的汗水,然后马不停蹄地奔向海南,开始新一轮种质资源培育……

  南繁加代,缩短育种周期

  在普通人眼里,海南是拥有沙滩椰林的旅游胜地,但是在育种人眼里,海南是加快种质资源创新的宝地。

  3月的海南三亚崖州区南滨农场南繁基地,市农科院加代繁育的玉米、花生、绿豆正茁壮生长。

  “育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对于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来说,要想育成一个优良品种,一般需要经过7—8代的选育定型,还要在主产地连续通过1年预备试验、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后才可以审定推广。这样算来,一个品种在北方至少需要11年才能育成。到南繁基地育种,可以实现种质材料的加代,就是一年之中让种子多繁衍一代。”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正高级农艺师、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聊城试验站站长李学杰解释说,南繁是指利用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物种资源,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亲本繁育、种质鉴定和种子生产等活动。

  在本地繁育一代,收获后再去海南繁育一代,这样一年可以繁育2代,3年半就可以完成7代的选育试验,让一个品种的培育周期至少缩短三分之一,不但加快了新品种选育进程,还能提升育种材料的抗逆性、适应性等,通过去劣淘杂,选出更优质的种子。李学杰说,通过南繁加代,8年就可以让新品种通过审定。

  1965年,市农科院就开始了南繁育种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到冬季,市农科院南繁科研人员就会“追赶阳光”来到海南进行加代工作。

  “我第一次去海南是1996年,那时候我扛着装满种子的麻袋,通过京九线到达广东惠州,然后坐长途车到湛江,接着坐船穿过琼州海峡到海南海口,坐长途车到达三亚,再坐大巴去南繁育种基地,路上就得一个多星期。”1991年,李学杰在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市农科院,5年后他开始了“候鸟”生涯。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尉法刚来到市农科院,当年就加入南繁育种团队,连续两年在海南过年。“春节期间正是玉米授粉关键期,必须细心呵护、耐心管理,一刻也不能离开。”尉法刚说,“不能回家过年,虽然有遗憾,但是很值得!”

  创新种源,掌握核心技术

  “花粉在中午质量最好,下午活力就降低了,所以我们必须迎着日头进行授粉。为防止串粉,我们在雌穗吐丝前进行了套袋;花丝吐出后进行授粉时,花丝不许外露,这样才能保证制种纯度,不然一切辛苦都是白费。”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桂阁反复强调,玉米授粉过程要既快速又仔细。

  玉米花期集中、杂交组配多、制种任务重,玉米杂交是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工作的重头戏。自露水消散,玉米育种团队成员就头顶烈日,站在10亩玉米田里,像蜜蜂一样仔细为每一穗玉米进行授粉,汗水从脸颊流下浸入土地。忙碌是有价值的,仅1个月,团队就完成玉米雌穗套袋4万余个,杂交2万余穗、自交1万余穗,为新品种的育成打下坚实基础。

  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出路在科技。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种源创新技术就是保障安全供给的“芯片”。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深度发掘基础上,我们从杂交育种向智能育种看齐,整合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杂粮等9个科研平台与8个课题核心人员,成立了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了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应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创制了早熟、抗倒、耐密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的系列新种质,培育推广了一大批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农作物品种完成新一轮更新换代。”市农科院党组书记、理事长、正高级农艺师王绍军介绍。

  近年来,市农科院培育的棉花新品种“聊棉15号”通过了国家审定,新品种“聊玉1310”“聊棉6号”和“聊棉19号”通过了山东省审定,还有4个品种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主持起草的14项技术规程获省农业厅批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7项市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对3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进行了示范和推广。

  “2000年以来,我们已经选育出8个国审、省审玉米新品种,其中,国审品种‘聊玉18号’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5500多万亩,增创社会经济效益49.36亿元。我们选育的杂交种‘聊玉902’不但耐密性强、产量高,更重要的是比一般品种早熟3—5天、适合机收。可别小看这几天,在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下,早熟能够确保它真正成熟、达到最高产量。一个品种在它真正成熟之前,每晚收1天,每亩能增产10—15公斤,看似不多,但对于粮食安全来说意义重大!”李学杰说,“聊玉902”已经进入2022年省玉米生产试验,顺利的话2023年就能通过审定。

  “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虽然花生是自花授粉植物,但为了培育出高蛋白、低脂肪、高油酸的优良品种,通常需要人工杂交授粉。花生授粉时,要在前一天傍晚去雄,花生的花器官很小,雄蕊、柱头细如发丝,要趴下身子,贴近植株才能看清。

  花生去雄需要极大耐心,要在不伤害柱头的情况下把四大四小八个花药取出。给一朵花去雄就要两三分钟一动不动,还要忍受身上蠓虫叮咬的瘙痒。“但想到离试验目标又近了一步,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李秋芝充满希望地说,“克服艰苦条件,花生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24个组合、近400朵花的杂交工作,希望下一代花生能有好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树立“大食物观”,打好组合拳,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既要满足人民对“量”的需求,也要实现食物“质”的升级!

  如今,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团队根据“大食物观”的理念,注重高产优质的种质研发,除了玉米、小麦、棉花以外,还积极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的团队合作,引入最新育种手段,通过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特色花生、鲜食玉米、特用小麦、小杂粮等新品种进行选育。

  “两年里,我们试种了356个花生加代品系,优中选优,最后筛选出76个品系,其中包括24个高蛋白低脂肪的鲜食花生新品系;对玉米进行了2000余个自育新组合的筛选试验,今年选出68个新组合进行了南繁制种,其中有鲜食玉米的10个重点组合;对60余份绿豆种质资源进行加代,收获F2代单株2000余个……”张桂阁欣慰地说。

  南繁虽难,不舍“执念”。在育种人心中,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更重要。无论南繁环境多么艰苦,育种人都从不抱怨,因为他们有着那份不舍的南繁情怀,心甘情愿把青春年华献给南繁事业。去年,24岁的李晓宇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市农科院,没几个月就追随着老一辈育种人奔赴南繁育种基地,与前辈们一起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扎根育种事业。

  新一代育种人正在传承和坚守中接过南繁接力棒!

  记者手记

  坚守,奏响生命的华章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为培育出更好的种子,种出更好的粮食,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1965年,聊城市农科院开始了南繁育种工作。在此后的57年里,一代代南繁人忍受与家人分离的寂寞和单调枯燥的生活,不忘初心,追赶阳光,接力传承,把种业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创新种源的梦想种进热土里,研发出一大批突破性农业新品种。

  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只有把初心作为奋斗的“原点”,把坚守当作奋斗的“半径”,守得住、行得稳,才能奏响生命的华章,画好事业之圆、人生之圆。

编辑:高长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