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

变发展“堵点”为增收“支点”——阳谷县借力土地托管促农业提质增效

来源:聊城日报  2022-01-05 09:23:15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首先要打通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堵点”。

  “种田耽误打工赚钱,新生代农民不愿种地。”“零散土地难以集约利用,土地管理成本高。”……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存在的“堵点”,阳谷县做活土地文章,通过土地“托管+流转”“托管+合作”等方式,把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生产转变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撂荒地“活了”

  土地增产增收增效

  “去年托管的小麦收成非常好,每亩地比以往能多收100公斤,村民参与土地托管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月3日,郭屯镇张堂村村民葛雨贵谈起土地托管的好处,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小麦,除了灌溉,从播种到收割的所有环节都由农业生产服务组织——金丰公社负责,我们打工时不用担心田地无人管了。”

  2021年,在泰安打工10多年的葛雨贵回到家乡,把家中6亩地交由金丰公社管理,并成为公社的1名社员,除了土地收成外,还能通过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获得4000元的工资收入。

  “以前种地,土地自己管理,种子、化肥自己买,还要雇人打药。现在,农活都由生产服务组织完成,农机服务费每亩能省50元,粮种农资每亩能省80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每亩能省200多元。”葛雨贵说,有了土地托管,种地不仅省心、省力,收益也增加了不少。

  在阳谷,“托管+合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改变了农民传统家庭生产方式,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通过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资集中采购、集中连片统一机械化作业,农资采购成本降低约30%,机械化效率提升40%以上;利用无人机喷施农药,每小时可喷洒田地150亩左右,是人工喷洒亩数的近40倍,还减少了亩均农药使用量。

  据统计,2021年该县托管小麦平均亩产630公斤,高产地块亩产超过750公斤,全县13.12万亩小麦生产可节本2624万元。

  田保姆“上岗”

  农民省钱省力省心

  2021年8月,张秋镇与山东粮业社会化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土地流转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流转土地800亩,签约土地将由职业农民进行管理。

  “我们优先从本地选拔有种地意愿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打造具备专业技能的职业农民,更高效地开展农业种植和经营活动。”山东粮业社会化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阳谷分公司经理赵远说,村集体将长年不在家的村民的土地整合起来,由公司分配职业农民种植,每年先付给农户每亩900元租金,村集体每亩地也会有50元收益。

  “签约农户可以腾出时间外出务工,也可以在农忙时到公司打零工,实现了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目标。”赵远说。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各类新型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服务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2021年12月26日,在安乐镇北街村,祥瑞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瑞刚向记者展示停放在仓库内的大型机械,目前他和社员共托管着7万余亩田地。“村民的地我来管,省力又增产。”张瑞刚说。

  “农民职业化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良策。”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斌说,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多动力。

  为推动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阳谷县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调动和发挥农业生产各类服务组织的力量,搭建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平台,制定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备案标准,采取服务主体自愿申报、乡镇(街道)初审、县级审核录入的方式纳入服务组织名录库。服务主体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名录库。

  党委领办

  集体添资添智添彩

  位于寿张镇北部的四棚东村,由四棚前街、四棚后街、周庄、田庄、河西赵等5个自然村组成。新村党委成立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于2021年6月,领办成立了阳谷县四棚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自愿将土地委托给村委会流转,共流转土地2166.48亩。

  村委会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将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经营,村委会参与分红,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1万元。

  “目前我们村90%的土地都已经流转给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的‘智慧种田’方式让轻松种田成为可能。”新村党委书记贾瑞飞说,目前,该村把流转的土地划分了片区,每个片区由专人负责,设立了责任田公示牌,公示牌上标注片区面积、种植品种以及责任人信息。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在党委的带领下,该村激活村庄“沉睡”的资源。贾瑞飞信心满满地算着增收账:合作社每年分红的40%给村民,20%作为村集体收入,20%作为村庄建设的公益资金,余下的20%分配给村里的老人。通过土地“托管+流转”的方式,该村让集体和村民共同受益。

  四棚东村还计划充分发挥好河西赵小磨香油和四棚前街手工馒头品牌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家庭作坊”向“公司化经营”转变,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党委领办合作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阳谷县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固本工程”,重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聚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路。目前,阳谷县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承担了全县80%的农田作业量,2020年以来,承担农业生产托管项目26万亩。

编辑:庞玉伟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