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商城
县域
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图说 > 文化聊城 >

两河之约 聊城手造 |一窑一世界 独具匠人心

——茌平土陶非遗传承人孙开
来源:聊城晚报  2023-05-23 10:48:04
A+A-
分享

   文/图 本报通讯员 马林文

   身材高挑,戴一副眼镜,像一位文质彬彬的老师,这是5月21日见到茌平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开时,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38岁的孙开,已在土陶行业精耕细作了20余年。

   茌平土陶制作技艺流传久远,始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茌平区境内陶土资源丰富,其独有的红胶泥属非金属矿,是烧制土陶的重要原料。茌平土陶吸收各个朝代土陶技艺的优点,形成了独特的花纹饰缀手法,实用性和观赏性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土陶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茶壶、茶碗、茶杯、果盘、陶鼓、陶哨等。土陶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流程也复杂,包括选泥、滤泥、练泥、揉泥、拉坯、凉坯、修坯、磨光、刻花、抛光、盖章、烧制等十几道工序。从“捏泥巴”到放入窑中烧,再到自然降温、晾干出窑,匠人带着热情创作,又对作品的出炉满怀期待,每次开窑时,既有获得满意作品的兴奋,也有拿到残次品的沮丧。“一窑一世界”是孙开对土陶制作匠人生活的总结。

   孙开对土陶情有独钟。“土陶虽笨拙,但温润,亲和力十足,让人看到后忍不住想摸一摸。从选泥到制作完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制作人只有耐得住寂寞、不断提升技艺,才能收获精品。”孙开说,陶艺是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现代的陶艺主要是指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制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

   孙开是茌平区杜郎口镇后赵村人,父母以做陶为生。孙开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时便会制作陶器,后来又不断外出学习、拜访名师,技艺日臻成熟。孙开的妻子邹艳也是一位土陶爱好者,两人齐心协力在“陶器世界”里打拼,成立了聊城市茌平区旭拓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他们创作的“浮雕龙瓶”“浮雕岁寒三友瓶”“百花罐”“子孙葫芦”等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目前,旭拓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获得著作权证书41件、外观设计专利1项,被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聊城市版权先进单位”。孙开的作品“吉祥葫芦”在山东省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编辑:马晓红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