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聊诚评 >

聊诚评|扣掉的是4分,还给孩子的应该是想象力

来源:聊城晚报  2024-07-22 09:41:37
A+A-
分享

  □ 赵宏磊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分享了孩子的数学试卷,其中一道题目给出了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并提问:“从以上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答道:“这个病人快好了。”该答案被扣掉了4分。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发出质疑,“难道不对吗?这不是开放式的题目吗?”甚至有自称是儿科医生的网友给出结论,“虽然可能用了激素等抗炎药控制了体温,但也表明病情大概率稳住了,是在好转”,所以孩子答“这个病人快好了”,符合逻辑,展现出了知识结合实践的能力。全网不少医生为这名小学生呼吁,表示“孩子没说错,请把这4分还给他”。

  一道普通的数学题为什么会引发大家如此关注,是否有些小题大做?其实,这小小的4分,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多年来填鸭式的教育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考能力,引发了人们的反感和抗拒。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大家对基础教育有着更高的期待——给予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和应试环境。

  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去刷多少道题,而是要启发孩子学会思考。大家呼吁把扣掉的4分还给孩子,要求还的实则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本质上就是要破除标准答案思维模式。让小学生分析体温统计图,就是一道不错的带有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题目,但这道题却被标准答案破坏了。显然,比命题改革更重要的是阅卷思维改革,如果还是给开放性题目统一的标准答案,就无法起到开放性命题的作用。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高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老的这些话,现在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基础教育阶段,就把孩子们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中,又如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来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扣分事小,背后传递的教育理念不可忽视。在命题愈加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也应积极转变思维,在一道题目、一份作业、一张考卷中向孩子们传递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