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您的位置:> > >

村名有故事丨记录一场战争 承载一种文化 临清这个村名的来历与古时首服有关

来源:聊城晚报  2023-01-09 11:53:32
A+A-
分享

  本报记者 孙克锋

  “用姓氏、位置、名人、事件、副业等命名的村庄比较多,临清市唐园镇有一个村庄却是以古代男子服饰的名称来命名村名,这种情况比较罕见。”1月4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地方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齐庆伟说。

  公元979年至1004年,宋辽之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展开了长达20年的系列战争,其中有些战争发生在现在的临清市唐园镇境内。相传,在一次战斗中,辽国一名将领的头巾被宋朝将领砍掉。古时称头巾为幞头,因此后来这个地方的一个村庄便以幞头为村名。现在唐园镇有前幞头村和后幞头村,由于“幞”字笔画较多,现在两个村庄的名称常写成“前卜头”和“后卜头”。

  齐庆伟说,幞头是汉末魏晋时期盛行一时的幅巾。南朝北周武帝时,在方形的幅巾四角加四根带子,包头时把巾覆盖在头上,前面两根长带从额前系于脑后,多余的部分像两根飘带一样垂于脑后,叫做“两脚”,后面的两根小带则绕髻而束,系于头顶的发髻前面,此即是后代盛行一时的幞头的雏形。

  从隋初开始,幞头内开始加衬物,其形状也就变得更为规整。隋朝所用的衬物,是用桐木做成的,里外涂漆,覆盖在发髻之上。此时由于有了硬衬,幞头的形状开始变得多样化了。中唐以后幞头的两脚又有了新的发展。原来的软角改用铜、铁丝等做成骨架,外敷罗纱,涂漆,形状或圆或宽,像两个硬翅一样微微上翘,富有弹性。

  齐庆伟表示,唐末农民起义,大唐王朝风雨飘摇,宦官宫娥们来不及每天对镜装裹,故改用纸绢为衬里,以铁丝做成框架,制成固定的幞头,这样穿戴方便,随时可用。此时幞头的两脚已渐平展,称作“展脚”,束于髻前的两根小带早已消失。天子所戴的幞头为两脚上翘,称作“翘脚幞头”,百官朝见天子时,必先垂两脚,然后才能觐见天子。

  宋代时期,幞头已成为男子的重要首服,上至帝王,下至百官,除重大节日戴冠冕外,平时都要戴幞头。同时,幞头也是平民百姓的主要首服。宋代的幞头,已完全脱离巾帕的形式,而演变成为一种形式固定的冠帽。开始时废除巾子,而改由藤或草编的里子为内衬,外面包裹涂漆的黑纱。后来作为帽胎的漆纱已变得非常坚固,因此也就去掉了藤里,称作“漆纱幞头”。幞头的两脚也改用铜铁丝、琴弦或竹篾作骨架,外加纱、漆,弯成不同形状,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五种。

  官员上朝所戴的为直脚幞头,两脚平展长至尺余,据说可以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有碍朝议。公差皂隶,多用交脚、局脚和一种圆顶软脚的幞头。仪卫、歌乐、杂职等,多戴高脚、卷脚、银叶弓脚幞头等等。

  宋代不仅有黑色幞头,喜庆宴会时还可用色彩鲜艳金线盘花的“生色销金花样”幞头。

  辽、金之际,幞头仍然盛行,天子、百官都戴纯纱幞头。元代官员的公服也是幞头,形制与宋代展脚幞头相同。百姓的幞头,则与唐代的巾相像,脑后下垂两只弯头长脚,呈八字形。明代仍戴纯纱幞头,天子用常服冠,百官则用公服冠,两边展脚长至一尺二寸。每日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及重大朝会时穿戴。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