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您的位置:> > >

聊风俗丨聊城民谣俗语背后的风俗文化

来源:聊城晚报  2022-12-28 16:56:07
A+A-
分享

  本报记者 陈金路

  聊城浓厚的文化气息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别具一格的民谣、俗语、歇后语、谚语等。“聊城民间经常出现‘老俗话说’‘俗话说’‘俗话说得好’这样的说法,这里的‘俗话’就是大众都认可的、有一定道理的、流行的、通俗而语意警醒或诙谐生动的定型语句。它是民俗在语言上的一种表现形式。”12月25日,聊城民俗研究者孙小辰说。

  民俗表演衍生民间俗语

  旧时,聊城的民间娱乐项目匮乏,村里如果来个说书的、唱戏的,老百姓就感觉很稀罕,往往听得、看得非常认真,甚至将里面的经典台词都记下来,运用到生活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鲁西地区阳谷县张秋镇一带流行一种舞蹈《顶灯台》,又称《怕老婆子顶灯台》,在春节和当地庙会期间,随舞狮子、舞龙灯、跑旱船等民间节目结队演出。“今喝酒,明抹牌,罚你老头子顶灯台。”这是舞蹈《顶灯台》中女主角的一句道白,这句道白至今仍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句俗语。

  莘县温庄火狮子舞中的火狮子造型奇特,每只火狮子的毛由3600支火捻组成,演出时因狮子通身冒火星而得名“火狮子”。因受道具制约,“火狮子”节目的表演时间很短,一般为10分钟左右,因而,民间就有了“二月二月姥娘一会儿就走,东街的火狮子不撑时候”的俗语。

  高唐“落子舞”,是当地百姓自己创造、自娱自乐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它以道具的奇特、音乐节奏的简单明快、队形的夸张变幻、舞步的灵活多样而著名,堪称民间舞蹈家族中的一朵奇葩。“看见打花落,吃饭都忘掉;瞧瞧‘落子舞’,干活劲头鼓。”百姓经常欣赏“落子舞”,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句俗语,意即看“落子舞”看得入迷,看完再干活劲头更足。

  高唐“四根弦”是高唐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地方剧种。清末民初时期,高唐县清平镇北马村男女老少都会唱“四根弦”。相传,北马村人若不会唱“四根弦”,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曾有传说道:“你是哪里人?”“我是北马村人。”“会唱‘四根弦’吗?”“不会。”“拿刀来!”“慢来!”当事者唱上几句“四根弦”,不仅能过关,还能享受对方的酒肉款待。在北马村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锄地,不浇园,也要去看“四根弦”;忘了老婆孩儿,不忘“四根弦”……邻村村民戏称北马村:“北马村的公鸡叫,都是‘四根弦’的调。”著名青衣演员张秀兰人称“半碗蜜”,须生演员张秀玲人称“二银”,二人因戏唱得好,在百姓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因此,民间逐渐形成了“听张秀兰唱戏,如同喝了半碗蜜”“大金二银上了台,男女老少围起来,听戏听得入了迷,挨饿受冻划得来”等俗语。

  民谣俗语连着地域民俗

  民谣、俗语扎根于拥有广阔土壤的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们来源于生活,人们口头传承或者后人用文字记录传承下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研究聊城民俗文化多年的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孙雪岩说,在聊城,具有地域特征的俗语不胜枚举,比如:“三个临清猴,不如一个聊城慢牵牛。”“临清猴”和“慢牵牛”是指临清人和聊城人的性格存在差异,这句俗语将临清人的精明和聊城人不温不火的慢性子进行了对比。关于这句俗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聊城民风厚重,但封闭保守,人们做事沉稳,说话慢条斯理,慢得像牛一样。而临清毗邻大运河,经商的人较多,由于长期经商,逐渐形成了锱铢必较的精明性格,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还有一种说法是,大运河连着聊城与临清,当时满载货物的船由聊城驶往临清,聊城人要拉纤助行,这种助行并不能使船行驶的速度快多少。于是临清商人等得心急火燎,像是“猴吃蒜儿”,就会埋怨聊城拉纤的人“慢得像牵牛”,而聊城拉纤的人则反唇相讥“猴急啥啊”。

  此外,聊城还有一些反映风物特产的民谣,比如“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麦收前后收棉花,十年准有九不差”。还有反映亲戚关系和伦理关系的民谣,比如“两姨亲当辈亲,死了姨娘断了根;姑舅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鸭,九十九阎王不叫自己走”等等。

  聊城民间文史学者刘洪山说,旧时,秋后收完粮食,百姓就会高兴地唱起来“交上皇家粮,成了自在王”。在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年代,百姓还喜欢说“十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此类俗语,反映出他们生活乐观、安贫乐道的性格特点。

  “最有意思的是民间童谣,抑扬顿挫,有的童谣能分辨出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的则似是而非,不知道什么意思。”孙小辰说,比如聊城人耳熟能详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抱下来。奶奶来不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月姥娘,亮堂堂,出门来,洗衣裳,洗得白,浆得白,赶个集,到黑来,买个烧饼没芝麻,气得小孩打扑喇,一打打到锅底下,一烧烧了秃尾巴。”“炸,炸,炸果果,腰里戴着铜锁锁。待开不开,蒋家过来。你一半我一半,咱俩吃喽做买卖。你敲梆子我敲鼓,咱俩变个小老虎。小老虎,撅尾巴,一撅撅到天底下。”“小板凳,四根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给奶奶下挂面。奶奶嫌我下得稠,我给奶奶放香油。”“小巴狗,戴铃铛,滴溜当啷到集上,集上吃的什么饭,烧饼果子热茶汤,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小狗白瞪眼。”

  “这些童谣承载着很多聊城人的童年记忆,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聊城人的成长,同时,也记录着聊城的地方风俗,是聊城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孙小辰说。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