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您的位置:> > >

聊城千余项“非遗”在保护中传承创新

来源:聊城晚报  2022-12-22 10:55:53
A+A-
分享

  本报记者 陈金路

  日前,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在我们聊城,有千余非遗项目,是聊城文脉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聊城“非遗”在保护中有传承也有创新。

  千余项非遗 守正中创新

  12月20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聊城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1项、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93项。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凝结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智慧,彰显着独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东昌府木版年画传承人郭春奎,在木版年画传承上,不但教会了妻子、儿子、儿媳,还教会了20名徒弟。不仅如此,郭春奎紧扣时代脉搏,陆续刻制了“聊城要发展,我该怎么办”木版画、“万象更新,不忘初心;新时代,新农村”木版画、大运河木版画长卷、红色精神木版画长卷等,为聊城非遗的守正创新树立了标杆。

  柳林花鼓传承人赵同环表示,为了让有400余年历史的柳林花鼓这块国家瑰宝枝繁叶茂,2011年他接过柳林花鼓的传承接力棒后,就提出柳林花鼓进校园的建议。2012年2月,冠县柳林镇当地政府将柳林花鼓纳入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启动柳林花鼓走进武训希望小学项目,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柳林花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柳林花鼓市级传承人刘建平尽管比较年轻,但她从2017年起,就不断查阅资料,不断练习,又单独和老艺人沟通交流,准备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把柳林花鼓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她将冠县传承柳林花鼓的一所舞蹈学校取名为“柳林花鼓代代传”,寓意让柳林花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传授动作的同时,她向孩子们讲述花鼓的故事,让孩子们不断练习,排练成功的舞蹈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传承人不同 内涵大不同

  这千余项非遗项目保留着聊城的历史记忆,传承着聊城的文化基因。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说,聊城大地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着江北水城所特有的醇酽与清灵,堪称粒粒珍珠,美不胜收。

  与地方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多样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方民众长期传承的道德观念、精神风貌、价值体系和审美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键在人,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也会被不同的传承人赋予各种各样的文化色彩,实现不同的意义。

  聊城非遗项目中,讲究诗书礼仪、注重儒学正统的色彩极为浓郁。且不论“武训故事”“大明御史刘魁的故事”“紫石街的传说”等精英人物的轶事传闻,即便在涉及怪力乱神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神仙度狗铺的传说”“鲁义姑庙会”等项目中,也都呈现出循礼、崇德、爱民、重教等道德自律特征。

  在乡土文明与沿运商贸文化的交相淬磨中,做工地道、技艺精美等成为聊城非遗项目的普遍追求。特别是木版年画、花鸟飞白书、葫芦雕刻、阿胶熬制、贡砖烧制等技艺绝活,既是聊城民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也足以显示出运河商贸文化的伟大。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口流动性强,使得同一非遗项目往往有众多版本,在时空分布与表现形式上多有交叉。同是关于“瓜打金牛”的传说,在茌平区肖家庄镇王菜瓜村、落角园村和贾寨乡张牛蹄村,所讲述的是江南术士心生贪念,密谋“菜瓜打金牛”,最终落荒而逃;而在东阿县牛角店镇瓜赵村,则是三个南方秀才进京赶考路过该村,煞费苦心“瓜打金牛”而未遂。显然,这类传说都有原型母题,隐喻着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过程中的地方心态。再如,同样号称是“活头的”竹马表演,既有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也有冠县大花园头村,还有高唐县麻庄,而唯有当地人才能真正领略这句“活头的”歇后语的弦外之音。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 2023-04-18 09:17:34

  • 2023-04-18 09:12:24

  • 2023-04-18 09:11:24


网友评论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