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您的位置:> > >

加大隋唐永济渠研究力度 丰富两河明珠城市文化内涵

来源:聊城日报  2022-11-14 16:39:49
A+A-
分享

隋代时期永济渠聊城段位置图。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2014

■ 戴敬仁

一、聊城境内仅存的活态隋唐运河文化遗存

1.隋唐永济渠聊城段

隋永济渠在今冠县东古城镇宋庄村一带入聊城境,至北馆陶镇大刘庄附近北流临西县城,流程长度约16公里。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上)。其流域路线南部入唐馆陶县(治今冠县东古城)、穿永济县(治今北馆陶城)、流向临清县(治今临西县城)。永济渠的开凿依地势而建,隋氏更多地利用了旧有河渠故道。清代顾祖禹认为“隋炀帝开永济渠,疏白沟入屯氏河,自此谓之卫河”。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周振鹤等认为:永济渠在今河北馆陶县境内,大致经今馆陶县高速口附近不再沿白沟北行,而是向东北至前后罗头村中间汇入今卫河,在冠县东古城镇宋庄和东罗头村附近入聊城境,在此沿故屯氏河向北流经北馆陶西北部大刘庄村继续北行,进入临西向境内。

2.唐宋永济县故城

永济县是历史上唯一以大运河命名的县。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向唐廷奏请,析贝州临清县于张桥店置永济县,永济县因临永济渠而得名。大体辖域或为今临清市、临西县、冠县、馆陶县、邱县等部分地域,在唐宋时期,为一座东西百里、南北五十余里的大县。人口约3.6万人。有白水乡、栢社乡、太平乡、贝丘乡等4乡。黄河自宋庆历商胡改道后,迎来了频繁改道、决口期,熙宁五年(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并入馆陶县。

永济县治所在今冠县北馆陶镇。一是主流专家权威认证。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叶圭绶认为永济渠即今卫河,永济县治即今冠县北馆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郭沫若等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文献中有多处类似表述。二是权威资料有记载。1999年版《辞海》《新山东通志》《馆陶县志》等均认为治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三是墓志铭等文献资料均可佐证。2010年秋河北馆陶县王二厢村南砖厂发现《唐故刘公墓志铭》,记载志主与其妻子“於元和十五年(820年)合葬於永济县西北卄里贾村原”,表明唐元和时墓地永济县贾村位于永济县西北10公里,事实上今此地距离东南冠县北馆陶镇驻地约10.5公里。2020年12月冠县北馆陶镇至清水镇间东西方向青年渠出土墓志铭其地望描述中有“今为贝州永济县东一十八里”之字样。两块唐代墓志铭佐证了唐永济县治在冠县北馆陶城一带的观点。

二、急于解决的问题和工作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选取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条运河的典型河道和重要遗产点,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获批部分包括河道遗产27处1011公里、重要遗产点58处,分布在8个省(市)的27座城市。聊城市共有3段河道、6处遗产点成功“申遗”,它们是会通河阳谷段、会通河临清北段(元运河)、会通河临清南段(明运河),临清运河钞关、鳌头矶,阳谷县古闸群(荆门上、下闸,阿城上、下闸)。永济渠聊城段、唐宋永济古城等却未能成功“申遗”。究其原因,还存在对永济渠聊城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其纳入中国大运河申遗范畴,导致其最终错失申遗。

1.摸清“家底”,纳入中国大运河保护范畴。宋元明三代,永济渠的名字已少见,因其由隋炀帝主持开凿,改以“御河”称之,自元代起,尤其是明清,称会通河为漕河,此河多称为卫河。为加强漕运,历代统治者对卫河进行了疏浚。今冠县东古城镇、北馆陶镇西依然有卫河流经,隋唐永济渠冠县段至今还保留有多少文化遗存?最重要的是摸清永济渠聊城段遗产“家底”。开展实地调查,重点对河道、码头、渡口、桥梁等遗产点,漕运、监兑、厘税等文化点,以及古城、村庄等运河相关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制定保护方案,将其纳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畴,与会通河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

2.加大研究力度,多出快出成果。要从根本上改变永济渠聊城段“无人问津”的窘状,集中人力、物力、精力,加快卫运河从隋唐永济渠至卫河、卫运河演变过程研究。近十几年来,附近大名、馆陶、临西等县,都成立了由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大运河相关研究机构,并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借鉴邻近县市经验,组织技术专家、抽调相关人员协调服务,尽快开展研究工作。做到有项目、有议题、有活动,适时出版系列研究文章、出版物等,扩大文化成果。

3.奋起直追,开展考古发掘。相较于兄弟单位,聊城市卫运河相关考察勘探等考古工作仍是空白,我们更要快速跟上。

2009年,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根据国家和省文物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部署,以及受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委托,组成了文物考察队,对邯郸段古运河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梳理,并在古运河所涉及的魏县、大名、馆陶、邱县、曲周等五县范围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基本厘清了白沟、利漕渠、永济渠、西渠(又名通济渠)、御河、卫河等不同时期、不同区段的大体流经线路,并发现了部分运河河道及相关遗迹。2011年2月,邢台市文物处对临西县等辖域内永济渠的流域走向做出了实地勘测。

4.横向联合,开展跨区域交流。聊城市西部的冠县、临清市与河北邯郸大名县、馆陶县、邢台临西县的边界河包括两部分,其中南部冠县班庄至馆陶徐万仓段称作卫河,长度9.6公里;北部馆陶徐万仓至临清原石槽乡权庄段称作卫运河,长度74.52公里。其西部大名县、馆陶县和临西县,一河同源、地域相近,其相关研究做法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三、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必须做好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唤起全社会热爱运河、保护运河的热情。

1.要建立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一规范、统一部署,打破条块分割与地域阻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惩治各种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将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个系统与整体进行推进。要定期召开运河联席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与改进管理举措,实现运河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

2.要突出自身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的优势,扩大宣传力度。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各种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合,在宏观保护、利用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体现特色、发挥优势,深入挖掘区域运河文化内涵,加强相关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要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以文化创新与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通过网络、媒体、出版物,以及运河题材电视剧与动漫等方式扩大运河文化的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运河、关心运河、热爱运河,不断提高运河文化的影响力与魅力。

3.展现“两河明珠”新内涵,描绘“两河之约”新画卷。立足大运河,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可持续性与协调发展。纳入全省规划,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3月31日,《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将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交流互鉴先行区、大运河文化保护展示核心区、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打响“鲁风运河”品牌。我市要积极推动其纳入核心规划区保护范围,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挖掘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阐发遗产的当代价值、扩大文化影响力,进而推进运河城镇建设,打造沿运美丽乡村。讲好运河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提高聊城运河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真抓实干,倾力打造“两河”明珠城市。

【编辑:任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