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您的位置:> > >

一幅在聊城展出的画作 一段跨越两岸的师生缘——台湾艺术大学博士范墨追忆李奇茂先生

来源:聊城晚报  2022-01-07 16:37:01
A+A-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目伦

  2021年12月15日,第七届“墨香飘两岸 纵笔颂水城”海峡两岸百位青年书画名家交流展在聊城市文化馆落下帷幕。在本次书画展上,一幅人物肖像作品格外引人注意,这幅作品的主人公是国际水墨画大师李奇茂,而作者是他的学生——台湾艺术大学博士范墨。

李奇茂肖像画

  2021年12月23日,范墨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忆了他与恩师的交往及创作这幅肖像作品的经过。

  浓郁乡音拉近距离

  李奇茂是中国台湾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墨画家、美术教育家,也是一位一生致力于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社会活动家,曾在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任教,培养了几代台湾水墨画家。

  范墨与李奇茂第一次相见,是在一次展览上。当时,范墨看到一辆轮椅上端坐着一位很酷的老头儿——身着黑色绒毛风衣,满脸的白胡须,头戴黑色礼帽,手持仙人拐杖,把自己“藏”在一副大大的墨镜后面,冷酷而神秘。

  范墨回忆,当时,李奇茂的身边围满了攀谈与合照的人。经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主任李宗仁的介绍,他才胆怯地上前向李奇茂问好。“他似乎对我这个从北京来的学生颇有兴趣,说了他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的几个老朋友的名字,还说我也可以到他寓所一起听课。”

  经了解,范墨得知李奇茂始终着力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频繁地到国外讲学、办展,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同时,他心向祖国大陆,晚年依然多次往返海峡两岸,并在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建立了美术馆、基金会。范墨告诉记者,李奇茂先生常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要坚守自己的文化血脉,并强调,学生们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多读古书。

  浓厚情谊缘于同根

  范墨是河北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博士,2017年到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已是92岁高龄的李奇茂仍坚持每学期给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的研究生开授一门课程,因腿脚不灵便,所以这个课程安排在他的寓所。学生们从位于板桥区的台湾艺术大学到李奇茂位于淡水红树林的寓所,需要搭捷运(台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穿越整个台北市。

  范墨回忆说,那是一座位于淡水河畔的温泉酒店,顶楼有一个小咖啡厅,在窗边可以鸟瞰淡水河以及入海口,河对岸就是观音山。李奇茂和选课的学生们相约每两周见一次面,时间为周二午后。学生到了以后,他会为每个人点上一杯咖啡,然后大家就围坐在他的身旁,开始一下午的学习和交流。每逢上课,学生们可以将最近的作品拿给他看,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速写、素描、书法、雕塑,不限种类。

  李奇茂很爱跟年轻人在一起,这也让他整个人充满了活力。有时,他会针对某个主题,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展开讲解。更多的时候,他则会跟学生们聊一些往事。他会谈起自己的身世,讲自己怎样“偷梁换柱”地使用“李奇茂”这个名字生存于乱世之中,怎样巧妙地躲避灾祸。他还谈到小时候到齐白石家里玩,到浙江美院办展、与当时“新浙派”画家们交流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开始友好往来,他作为最早一批文化界代表回到祖国大陆,与当时的画坛精英谢稚柳、黄胄、程十发、周思聪等惺惺相惜……“每到此时,我都会听得入神,尽量从他略显含混的吐字中,准确地捕捉到信息。而这种讲述让我感到,面前的这位老人,是‘一座宝藏’,是‘一部精彩的美术史’。”

  两年间,范墨多次到李奇茂家拜访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李先生对我非常好,因为他在祖国大陆有很多旧相识,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感情。”

  浓淡笔墨倾心画像

  2019年,范墨到台湾去看望李奇茂,聆听先生的课。可惜的是,一周后,老人就去世了。这是范墨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奇茂,也是最后一次聆听恩师的课。大概一个月后,范墨写了一篇文章,把他跟李奇茂的交往经历记录了下来。

  写完回忆文章后,范墨一直想为恩师再画一幅水墨画。因为李奇茂也是水墨人物画家,范墨就想用这种自己比较擅长的创作方式,来表达对恩师的怀念。2020年4月份,他开始了这幅作品的创作。

  范墨跟李奇茂上课的地方位于淡水河边,他便选择当时上课的场景来展现李奇茂的形象。依据当年拍的照片、画的速写、做的记录,范墨开始了创作,并为作品取名“灯塔”,来比喻李奇茂的艺术高度,也代表着李奇茂是后辈学生学习的榜样。

  沿着这个思路,范墨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个构图:每次上课,李奇茂都是在咖啡厅里与青年学生谈笑风生,窗外是淡水河畔的观音山。范墨创作的画面选取了一个全身的形象,高2.24米,宽1.23米,尺幅比真人大。以这样的视觉表达方式,范墨寄托了对恩师的深厚情感。

  创作过程中,由于疫情原因,范墨没有办法到台北、北京、杭州等地了解李奇茂生前的一些情况,在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一些困难。幸运的是,当时,范墨在老家石家庄,离高唐不算太远,他便开车专程去了高唐李奇茂美术馆。

  “李奇茂先生在世时,经常跟我说,你回到大陆一定要到我的美术馆、艺术馆去看一看,聊城、高唐、南京等地都有。所以,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念想。那次借着画这幅肖像的机会去到高唐,我感觉很亲切,特别是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台湾画家的影像和作品,追忆起往昔的岁月,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仔细参观了李奇茂美术馆后,范墨对李奇茂的绘画成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也坚定了完成这幅作品的信念。回到家后,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画完成。之后,该作品第一次在台湾艺术大学展出,得到李奇茂的夫人、女儿、好友及学校师生的认可。

  这次来聊城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是这幅作品第一次在大陆展出,范墨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这里是李奇茂非常钟爱和有缘分的城市。

【编辑:庞玉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日报社/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