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教育 >

教以才情 研以致用——援青老师孙召臣

来源:聊城新闻网  2024-06-20 09:11:53
A+A-
分享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我有幸成为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教育支援行动的一份子。在刚察县担任教研员的日子里,我秉承“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标准更高,风沙硬作风更硬”的信条,投身于这段思考、探索与实践交织的旅程。转眼间,一年的援青时光即将画上句号,回首过往,心中满是不舍与留恋,成功的喜悦与暂时的困惑交织,而更多的是对当前教育的深刻思考。

  工作总结

  开展教学调研。开学初我和教研室一行到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开学巡查,对各学校的教学常规、教研活动、集备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反馈并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手资料;9月中旬参加了全县教师大讲课活动,着重与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上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精准地分层教学。随后赴海北州四县进行了秋季教学视导,领略了海北四县各初中的师生风采,进一步熟悉了海北州的教情和学情,同时将聊城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介绍给各个学校,受到了视导学校的一致赞誉。10月份我们教育研究室分别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了蹲点教研指导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与老师们深入交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重点对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布置作业等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蹲点教研期间让我感受到了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他们起早贪黑,默默付出,加班加点,不辞劳苦,体现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担当与作为。

  组织教研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刚察县各学校的教研工作,根据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组织召开了系列教研活动,包括新课标学习、教学研讨会、公开课观摩、教师培训等,以提升当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学初我们教研室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分学段对各校的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进行了指导,帮助老师们理清课程标准的核心要义,指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引导老师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精心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案。本学年我们将传统的教案模板进行了优化,突出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随着老师们慢慢适应现有教案的模式,后续我们还要加入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形成“教-学-评”一致性的教案模版,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掌控课堂。本学年我深入各学校听评课六十多节,分学科组织召开了教学研讨会21次,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课堂设计、学生活动、作业布置、教学评价、学困生转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研讨,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解决了一些老师们困扰已久的问题。为帮助乡镇学校小科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组织了两次美术、信息、科学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为薄弱学校送去了专业知识,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推广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充分发挥聊城援青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教研室组织任风霞、冯毅、高凡老师在全县范围内做了《走进美术课堂,细嗅美育芬芳》《“音”为热爱“乐”在课堂》,《服务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实践报告》等专题讲座,同时组织承办了海北州初中学段“新课标新教研”第二期第四次联合教研活动及海北州美术学科跨学段联合教研活动,邀请聊城市优秀教师及校长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分享了中考备考方案,与海北州各县进行了精彩的经验分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我建议各校实行“半日无课大教研”活动,将同学科的老师们集中起来,集备、教研一体化,共同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所学校已开展此项活动。在学习方式上我力主推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们尝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目前民中导学案助学模式已初步成形。“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我积极参加民中生物组的教研活动,研究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认真上好示范课,和老师们一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民中推行的小组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取得的成效

  通过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教师们开始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乐于分享和交流,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

  心得体会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来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从此我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曾经浮动的心灵在这片净土中得以洗礼,与刚察教育同行度过的每一个日夜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到青海,总是被那无边的纯净的蓝震撼。天空清澈如洗,云朵低垂,仿佛触手可及,与城市里灰蒙蒙的天际线形成鲜明对比。雪山巍峨壮丽,草原辽阔无垠,牛羊成群结队,一幅幅自然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令人心旷神怡。大美青海以其独特的生态美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理念。这一刻,我知道,青海之行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经历。

  生活在青海,是对自我极限的一次次挑战。高原反应让我初次体验到了身体的极限,但当地人的热情与坚韧给了我无限力量。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在艰苦环境中涅槃重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孩子们的纯真与热情,如同高原的阳光,温暖而耀眼。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求,如同对生命之源的渴望。每当我看到他们眼中热烈的光芒,我的心便被深深触动。我想,这就是教师的使命--用知识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

  作为一名援青教育工作者,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光和热撒播在这片高原大地。来到刚察,我便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积极投入到教研工作中,与当地的教师共同探讨教育的规律,毫无保留地将山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当地的老师。在这里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接近。

  在这里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虽然时间有限,但我坚信,这些种子终将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我希望,老师们能通过鲁青携手共同进步,学生们能够通过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难以割舍,青海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离别的日子来临,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这段经历已经改变了我,让我学会了敬畏自然,珍惜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加坚定了用教育点亮希望的信念。回顾这一年的援青工作,我感到无比地充实和满足。虽然面临着种种挑战,但看到当地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和教师们的成长,我坚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援青工作不仅是一次跨地域的教育支援行动,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交流和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也更加珍惜作为一名教研员能够为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所作出的贡献。未来,我将继续携手同行,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教育篇章。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以及当地的教师们。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我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不会如此顺利。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坚强的后盾。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所有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人们一道,为推动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编辑:李明
校对:苏永乐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