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要闻
视听
图说
热线
部门
县域
数字报
看电视
听广播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 > 财经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国庆特别报道之一

来源:聊城日报  2024-10-08 15:44:58
A+A-
分享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李政哲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5年。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75年来,与神州大地一样,位于山东西部的聊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回望过去,奋斗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再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75年来,聊城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阶段都取得了非凡成就,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坚持和深化“6293”工作思路,加快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新图景”。

  党建引领“战天斗地”

  砥砺前行,扬帆奋进。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党建引领,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聊城大地回荡着“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豪迈誓言。黄河故道,见证了聊城人民与大自然抗争的艰辛与成就。

  历史上,聊城经历6次黄河改道,再加上引黄灌区留沙等方面因素,形成了大面积黄河故道沙化区,一度成为全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0世纪50年代,聊城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轰轰烈烈的治沙造绿运动。聊城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智慧和汗水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让风沙低头,让绿洲在荒漠中崛起。作为治理风沙的先进典型,冠县兰沃乡成了聊城人民心中的骄傲。

  如今,很多黄河故道上的“沙窝村”变成了“林场村”“果园村”“旅游村”,而位于沉沙池中心地带的太平新村三代人历时44载连片栽种防风阻沙林带,两次搬迁无怨言。现在,沉沙池上的苦村子变成白鹭群集的“生态岛”。

  在那个自力更生的岁月里,聊城人民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阳谷县石门宋合作社的养猪事业,就是聊城人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缩影。70多年前,石门宋合作社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得到毛主席的批示,这不仅是对聊城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赞扬,更是对全国农业发展的鼓舞。

  在莘县董杜庄镇,全国劳模曾广福的事迹至今为当地人所传颂,他得到毛主席十八次接见。其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聊城人民,在劳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黄河是聊城的母亲河,也是聊城农业发展的生命线。聊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黄河水引入聊城的田野,滋润了聊城的土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提高了聊城的农业生产能力,更为聊城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一时期,聊城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聊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生动体现。

  改革开放“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鲁西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犹如一股清泉,滋润了聊城农村的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聊城人民纷纷投身于农业生产中,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头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丰收的奇迹。粮食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棉花种植成了发家致富的新途径。鲁西第一个万元户的出现,更是让聊城人民看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他们踊跃交售爱国粮、爱国棉,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

  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为聊城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种改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茌平区小杨屯村以科学的种植模式和高效的农业管理,引领了聊城农业的新风尚。

  在工业方面,聊城迎来了技改浪潮的席卷。东阿阿胶、中通客车、鲁西化工等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不仅为聊城经济的腾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为聊城人民的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京九铁路的通车,更是为聊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这条铁路干线拉近了聊城与全国乃至世界的距离。聊城的知名度因此大幅提升,“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言壮语成了聊城人民心中的自豪和骄傲。撤地设市,更是聊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聊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聊城还涌现出了一批像孔繁森这样的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他们以其无私奉献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为聊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孔繁森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聊城人民,在改革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聊城的美好未来奋斗不息。其改革先锋称号,更是对聊城人民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

  接续奋斗谱写新篇

  踏平坎坷成大道,接续奋斗开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鲁西大地发展日新月异,聊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二十二连丰”。这得益于聊城人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创新,以及对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优化。通过品种的改良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聊城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聊城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茌平区耿店村以其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和“棚二代”的奋斗精神,让耿店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也引领了聊城农村的新风尚。他们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大棚蔬菜的丰收和增收。“棚二代”们更是用双手和智慧,续写着耿店村的辉煌和传奇。

  在制造业方面,聊城提出了“制造业强市”的战略目标,通过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优秀助企远航服务专员们秉承为企解忧的职责使命,引领着聊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为聊城工业经济的腾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聊城还将每年的11月1日确定为企业家日,以此弘扬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更多的企业家为聊城的发展贡献力量。

  聊城市委、市政府更是抓住了战略机遇,明确了聊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了“6293”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十二项提升行动,推动了聊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的定位,让聊城的发展更加清晰和明确。聚焦干部作风建设,聊城市委提出“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的要求,发出了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的动员令。这种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奋斗精神,成了聊城人民心中的新标杆和风向标。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回望历史,聊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在党的领导下,聊城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这片红色沃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时代、新征程,聊城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奋斗精神,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勇毅前行,凝心聚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聊城贡献!

编辑:李明
审核:刘 飞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聊城新闻网 2006-2023 版权所有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合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0 鲁ICP备09083931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3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533008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字第720号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63509259 举报邮箱:lcxw@ethelie.net